漫步乡村悟“三感”(现场评论)
时间,令人敬畏,更值得反复品味。观过往,有了自豪感;观当下,有了紧迫感;观未来,有了使命感
肩负使命、把握时间,以昂扬的斗志、扎实的作为,打拼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
啥是时间?是抬起手腕,手表上指针走过的轨迹;是一节课后,校园里响起的铃声;是光影交错的镜头里,一帧帧翻过的画面……
走在乡间的小路上,安静得很容易让人忘记时间。而眼前所见的景象,又把人一次次拉回到时间的坐标轴上。
此时,时间是什么?河南虞城县杜集镇向阳村里,有这样的答案:时间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,说到如今的生活,高兴地拍手说“没想到能过这样的好日子”;是修建好的村史馆,打开红色房门,迎面而来的长长族谱和陈列着的老物件,“村里都是一家人”;是望向田地,播种不久后的麦田,冒出绿油油的麦苗,静悄悄地扎根生长……
这是一个村子的时间感。时光无声静流,用一点一滴的变化,告诉人们人居环境更好了。它深沉悠长,用村民们挖掘出的过往历史、先人故事,告诉大家自己根在这里,一脉相承。它四季轮转,蓬勃葳蕤,见证一茬茬庄稼拔节生长、一辈辈庄稼人耕耘希望。时间,令人敬畏,更值得反复品味。
观过往,有了自豪感。甩掉穷帽子,过上好日子,今昔之变翻天覆地。以向阳村为例,以前是贫困村,有64户贫困户,现在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,村集体收入超过20万元,硬化道路、安全饮水实现100%“户户通”,建成的“以孝治家大食堂”为75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一日三餐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我们的脱贫按小时、按分秒计算。”有老乡说,“近1亿的农村人一起如期脱贫,这过去谁敢想,这哪个国家能办成,还得跟着共产党,还得艰苦奋斗,更好的日子在后头。”打赢了脱贫攻坚战的乡亲们,信心更坚、脑子更活、心气更足。时间不会辜负奋进者。我们在创造近1亿贫困人口脱贫的人间奇迹后,再铺展开乡村全面振兴的画卷,依旧能“人心齐、泰山移”。
观当下,有了紧迫感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,是一个你追我赶、竞相发展的过程。哪个村子不想强?哪里村民不想富?一名村民说:“你看现在谁闲着?都不舍得闲,赶紧抓个钱!”“不舍得”,道出了想干、肯干、能干的心劲。眼下,已有成果尚需巩固,村容村貌还可提升,产业布局仍待优化……对当务之急的,要立说立行、紧抓快办;对长远规划的,也要保持必要的耐心。做好当下的事,慢不得、等不得,也急不得、乱不得,必须按照既定节奏,抓住一切有利时机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,踏实努力、勇往直前。
观未来,有了使命感。人赋予时间意义,时间赋予人使命。有干部每天早晨5点多起床,察看村里卫生情况,村民志愿者也早早开始清扫工作,一坚持就是好多年。咋做到的?有位同志说,要有无私的心,一切为了全村好。如果说“最勤奋的人拥有最多的时间”,那么“多出来”的时间,恰可化作践行使命的行动。带着感情才能与群众交好,心怀责任才能把工作做好,铭记使命才能把初心守好。从一个村庄的发展,到实现共同富裕,无论是近期规划还是远期图景,都需要我们肩负使命、把握时间,以昂扬的斗志、扎实的作为,打拼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在乡村,庄稼不停生长,一季又一季,宛若时间的滴答声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我们必须走在时间前面,成为时代的弄潮儿。”这是奋斗应有的姿态,时不我待、只争朝夕。
(李洪兴 作者为本报评论部编辑)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4年11月28日 05 版)
理论新闻精选:
- 2024年12月26日 18:54:08
- 2024年12月25日 10:14:14
- 2024年12月23日 21:40:52
- 2024年12月23日 20:36:22